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儿科医生妈妈:家有小宝宝(0 〜1 岁半)的安睡计划

  • 2022-02-11 12:22:51 来源:科普中国网

以下文章来源于儿科医生妈妈 ,作者虾米妈咪

儿科医生妈妈.

以一个有专业医学知识的母亲的良心,为宝宝代言心声,为父母答疑解惑。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624 篇文章

对于1岁半以内的宝宝来说,睡觉也是一门技术活。他需要慢慢了解白天和黑夜应该用来做不同的事,慢慢学会醒过来以后要自己入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饿了就喂、困了就睡、适时安慰等,是父母们必须掌握的“宝宝安睡秘籍”。

小宝宝睡觉不踏实的真相

“我饿了,我不舒服”宝宝半夜醒来大都是因为饿了。虽说母乳更易消化,配方奶粉会耐饥一些,但总体来说,无论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粉,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睡眠模式大同小异:在新生儿期间,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因饥饿而夜醒的频率会比健康足月宝宝高;6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会因饥饿而夜醒2~3次;9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还会饿醒1~2次,甚至18月龄的宝宝还需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些东西。

因饥饿而夜醒的宝宝,只要吃饱了就会重新睡去。与此类似,尿了、太热了、太冷了⋯⋯只要去除让宝宝不舒服的生理因素,他就会满意地睡去。

“我还不知道怎么哄自己入睡呢”

宝宝睡眠周期短,浅睡眠比深睡眠时间多。而且从深睡眠转换到浅睡眠后,很难自己重新入睡。这时,妈妈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抚他入眠。宝宝1岁半之前,大人睡不了整夜觉是很正常的,不必焦虑,这样的日子很快会结束,因为大部分宝宝到学龄前期基本都能学会自己重新入睡。

“我累过头了”

成人感到疲倦时会很想睡觉,可是过度疲倦时反而难以入睡,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想避免这种情况,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维持宝宝正常的作息时间,一定不要错过宝宝的入睡时间。下列表现提醒你宝宝困了:揉眼睛,拉耳朵,打哈欠,出现淡淡的黑眼圈,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躁不安。

“是你让我养成了抱着睡的习惯”

“抱着就睡,放下就醒”,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是因为你放下宝宝时,他还处于浅睡眠阶段,很容易醒过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你通常需要等到宝宝的四肢软下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容易把他放下,或者你在一开始就要做到,在宝宝即将入睡前就把他放回小床上,让他学会自己在小床上入睡,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直要抱着哄睡的问题。

小宝宝安睡策略

1让宝宝知道白天是用来吃喝玩乐的,夜晚是用来养精蓄锐的有的宝宝半夜总醒,原因是他把夜间的睡眠当成了白天的小睡。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帮助他把睡觉与固定的场所和场景联系起来。例如,白天保持室内明亮,宝宝小睡时不拉厚窗帘,夜晚窗帘拉严并且将室内光线调暗;白天喂奶时多和宝宝说话,夜晚喂奶时尽量不出声;白天小睡和夜间睡眠可以固定安排在不同地方,等等。

2形成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程序的内容没有特别规定,只要宝宝喜欢并能因此平静下来就可以。这套程序通常包括:玩一个让孩子宣泄过剩精力的游戏(3 月龄前的宝宝很好哄睡,游戏就不必了),给宝宝洗一个温暖的澡,穿上喜欢的睡衣,读个温馨的故事或再玩个安静的游戏,唱个歌、聊会儿天,然后把宝宝抱上床,向他道晚安……要让宝宝知道,床是个很舒适的小窝,而不是一到睡觉时间你们就“遗弃”他的地方。

3让宝宝尝试从需要妈妈安抚到自己抱着“安抚物”入睡对小宝宝而言,将他包裹起来抱着轻轻摇晃、来回走动、轻轻拍背或者听妈妈哼唱睡眠曲是让他迅速入睡的最好安抚。对大一点的能够在熟睡时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可以给他一件“安抚物”。这件安抚物可能是一条毯子或一个绒毛玩具,只要能转移宝宝对母乳(奶瓶)或安抚奶嘴的情感依赖就可以,安抚物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和恐慌。妈妈可以把安抚物拿到自己身边放一会儿,使它沾上“妈妈味儿”,抱着有“妈妈味儿”的“安抚物”,更有助于宝宝安心入睡。

4帮助宝宝建立生物钟,必要时把他叫醒如果已经过了平常醒来的时间宝宝还在睡觉,通常情况下最好把他叫醒,这样有助于帮他建立起睡眠生物钟。

标签: 科技 儿科医生

推荐阅读

【新要闻】“零添加”食品更好?错了!

色泽诱人的蛋糕甜点、口味丰富的各色饮品……生活中,这些诱人的美食都少不了食品添加剂。

肿瘤标志物异常意味着什么?先别慌张!

“滴血验癌”是骗局,那“肿瘤标志物”又是什么?

这20个“养生”建议都是错的,别再被误导了!

不少关于一日三餐耳熟能详的“养生建议”,其实可能是错的,坑了不少人。

26岁小伙拔智齿后突然无法动弹,只因疏忽了这件事

拔牙后一般会比较容易出现局部感染的症状,包括肿痛、出血不止。出血不止说明局部可能存在感染或者止血...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