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一份来自糖的“告白”

  • 2022-11-10 16:49:20 来源:科普中国网

作者:陈晓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护师


(资料图)

审核:吴 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大家好,我是“糖”,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最受大众追捧。甜蜜,象征着幸福与美好,生活中五彩斑斓、形色各异的甜食中,都有我的身影。有人对我情有独钟,但也有人对我避而远之。如何正确认识我,请收下这份来自我的“告白”,希望你能在生活中健康享受这份“甜蜜”!

一、糖的作用

1.提供能量

糖类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糖类在体内消化后,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可被所有组织利用,例如,蛋白质在肌肉中不能被直接氧化产生能量,脂肪在肌肉中的氧化能力很低,肌肉活动最有效的能量是糖原,而心脏、神经系统只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

2.构成机体组织

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糖蛋白是许多重要的功能物质,如酶、抗体、激素的一部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遗传物质RNA和DNA的主要成分之一。

3.保肝解毒作用

当糖类摄入充足时,可增加体内肝糖原的储备,使机体抵抗外来有毒物质的能力增强。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糖的危害

1.影响糖代谢 吃糖多容易使身体肥胖,而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本身存在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吃糖的危害更大,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

2.影响脂质代谢 如果糖在体内代谢有剩余,可转化为脂质,进而可转化为甘油三酯,影响脂肪的代谢平衡,甚至引起高脂血症,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甚至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3.诱发痛风 人体内的各个代谢密切相关,而糖代谢与尿酸代谢也有关联,如果体内糖较多,很容易导致体内内源性尿酸的形成,从而造成体内血尿酸增高,诱发痛风发作。

4.影响激素水平 虽然糖可以促进大脑多巴胺的释放,使人心情愉悦,但是它也可以影响体内性激素的水平。如果性激素水平紊乱,尤其是雄激素,可以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进而增加皮脂的分泌,甚至可引发痤疮。雌激素、孕激素紊乱可能引发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甚至可诱发钙代谢异常,引起骨质疏松等。

5.加快皮肤衰老 糖会和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因此,会使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糖化,失去弹性等,进而可以造成皮肤发生皱纹或皮肤变得松弛,从而加快身体的衰老症状。甚至还有可能诱发色素斑,例如,喜食糖的人群,可能就会有肤色相对加深、长斑等情况发生。

6.导致龋齿 糖可以给口腔内的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场所,如果吃糖后没有及时漱口或刷牙,就会在口腔内残留一部分。一旦口腔细菌利用这些残留的糖分,然后增殖,会使牙齿出现损伤,比如损伤牙釉质或出现菌斑等,进而容易导致龋齿。

除上述危害外,长期进食过量的糖,患癌症、心血管疾病、抑郁症、近视、营养不良等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三、糖的种类

||||

四、如何正确选择糖类食物?

生活中糖类的来源主要选择谷类、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对于如白糖、红糖、蔗糖、冰糖、方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精制糖,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不超过50g,最好<25g。

五、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很多写着“无糖食物”字样的食品。选择时,一定要慎重,有的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但其配料表上却标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实,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还有的用食用糖、糖精代替蔗糖,其实质都是换汤不换药。即便有些食品的添加剂中并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无糖食品(如无糖糕点)本身是用粮食做成的,在人体内可分解葡萄糖,所以无糖食品并非不含糖!

六、认识食物中的“隐形糖”

零食魅力无边,大家是否知道这些常见的零食中含有多少糖呢?接下来我们用最直观的方式来找出这些藏起来的糖宝宝们!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关于我的告白,是否够直接?再次提醒大家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功能和特性,选择合理的时机、合理的剂量、合适的种类,不要让我们成为你的甜蜜负担呦!

标签: 无糖食品

推荐阅读

一份来自糖的“告白”

一、糖的作用二、糖的危害三、糖的种类四、如何正确选择糖类食物?五、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六、认识食...

营养制剂——儿童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

什么是克罗恩病?如何治疗克罗恩病?什么是全肠内营养治疗?如何进行全肠内营养治疗?

世界今热点:子宫颈的一场“流感”——HPV感染

子宫颈的一场“流感”——HPV感染,HPV是何方“妖魔”?HPV不想再做“背锅侠”,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很重要...

环球热资讯!睫毛——不只是为了好看

睫毛不只是为了好看,还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了解这些生理作用才能为“美”保驾护航。

热门看点:拉“粑粑”也有大道理

排便习惯的养成正确的排便姿势正确的呼吸节奏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谨慎用药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