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警惕!甲流后无法走路?医生紧急提醒,已有多人患病!

  • 2023-04-18 14:14:27 来源:科普中国网

孩子患流感,最关心的莫过于家长。

近期,有些地方的医院门诊甲流患儿有所增加,还有部分患儿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有些孩子流感好了、不发烧了,但却突然出现腿痛、无法行走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


(资料图片)

01

不少儿童甲流后出现“腿疼”

病例1:广东深圳 6 岁的阳阳从 4 月 4 日开始就出现咳嗽的症状,紧接着便出现高烧,体温最高达 39.6 摄氏度。更令人担忧的是,阳阳高烧后出现腿疼的状况,甚至一度跛行。经检查,阳阳被确诊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图片截取自广东台今日关注

病例2:近日,广东佛山 6 岁女孩小童在确诊甲流后出现了走路一瘸一拐症状。随即,父母带她去医院小儿骨科就诊。检查结果发现,小童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指标高于正常值的 16 倍,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病毒性肌炎

病例3:湖南长沙 3 岁的小悦前阵子感染了甲流,高热难退,经住院治疗后才退烧。让小悦父母没想到的是,退烧后的第三天,小悦突然喊起了腿疼。

起初,小悦父母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孩子太小,生病后在撒娇。直到小悦死活不肯下地走路,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检查发现小悦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均高出正常值十几倍,确诊为急性良性肌炎。

经过检查发现,这些患儿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好几项数据明显升高,确诊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前正值甲流高峰,不少孩子因感染甲流出现了发烧、感冒的症状。虽然孩子流感好了、不发烧了,但却出现突然腿痛、无法行走的症状。

对此,医生提醒:“甲流、乙流病毒感染烧退后的 1 至 2 天出现这种固定的以双下肢疼痛为主的症状,我们要考虑急性良性肌炎。

02

什么是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肌炎,又称流行性感冒肌炎、病毒性肌炎、流感后短暂急性肌炎、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等。

急性良性肌炎最常发生在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疼痛和压痛,主要累及双下肢肌肉,以小腿肌肉最为多见。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该病多发生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消退时,通常在发热、咳嗽和流涕这些症状消退后 24 至 48 小时出现。由于疼痛或肌无力,患儿常拒绝或难以行走。

同时,该病与流感过程中出现的肌痛又有所不同。急性良性肌炎的剧烈肌痛局限于双侧小腿部,而流感中的肌痛则为广泛性肌痛。

03

得了急性良性肌炎怎么办?

医生表示,遇到急性良性肌炎并不需要恐慌,只要对症治疗,大多数患儿在 3 至 10 日就能够痊愈,肌酸激酶可在 3 周内降至正常水平。

同时,家长可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注意以下 4 点

▶ 少食多餐,低盐、易消化饮食,以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类饮食为主。

▶ 忌食辛辣刺激类、油腻类食物。

▶ 少饮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质量的饮料。

▶ 多饮水,多进食碱性食物,碱化尿液。

此外,如患儿正处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急性期,应暂停运动、卧床休息,待症状消退后再循序渐进地开始运动。

图片截取自广东台今日关注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儿童抵抗力差,得流感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危重症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高热(40℃ 左右)、抽搐、意识障碍、呕吐、头痛、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病情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急剧恶化,出现急性坏死性脑病、脑干脑炎或者暴发性心肌炎,家长需要警惕重视,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切勿贻误病情。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新闻坊、新快报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广东台今日关注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标签:

推荐阅读

被控受贿1.5亿余元、洗钱798万元!南宁轨道地产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劲忠案一审开庭 今头条

被指控受贿15239 355万余元,被指控洗钱798万元。4月17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南宁轨道地产集

天天日报丨广汽集团发布NEXT战略 将向EV和XEV同步发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王玉晴记者俞立严)4月18日,2023上海车展广汽集团新闻发布会在上海车展现场举行,广

第八十二集团军某陆航旅开展多机型实战化综合模拟演练——虚拟场景拓展训练空间

原标题:第八十二集团军某陆航旅开展多机型实战化综合模拟演练——虚拟场景拓展训练空间近日,第82集团...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

去年底的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4个多月,未来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如何有效减少再次感染?专家对此进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