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天天通讯!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那些“民间传说”靠谱吗?

  • 2022-11-09 15:53:07 来源:科普中国网

作者:杨 峰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资料图片)

审核:静 进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主任医师

在语言障碍专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民间传说”,那么这些说法都靠谱吗?现在我们就带大家一个个地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澄清事实,不要让这些说法误导家长。

民间传说一: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金口难开”

这是最常见的传说,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家)对于说话晚的孩子,常常会说:“孩子什么都懂,没问题的,贵人语迟,金口难开嘛!”

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开口迟的儿童,但是他们的父母在着急的同时,往往会给予自己精神上的安慰,其实,“贵人语迟、金口难开”是有限度的。

根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完成的《2~3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的研究》报告,在对720多名年龄在24~47个月的健康儿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1)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30个,30个月的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则为语言发育迟缓。

(2)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50个,30个月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则被视为语言发育迟缓可疑对象。

可以看出,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对应年龄段的语言能力,可能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风险,而持续的语言发育落后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读写能力、学习成绩、同伴关系、性格发展等方方面面,所以家长切不可心存侥幸,而应该重视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意味着出现语言障碍的风险较高,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0~1岁很少发声,过于安静。

1岁还不会说任何单字或词语。

2岁可以主动表达的词语少于30个。

3岁还不能理解和使用简单疑问句。

4岁仍存在较多的语音错误,他人常难以理解。

5~6岁理解和复述较长的故事还存在困难,叙事或对话能力不足。

任何阶段出现语言能力倒退,或者出现口吃现象超过6个月。

民间传说二:孩子不说话或口齿不清,剪舌系带就好了

孩子不说话或者发音不清晰,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去医院口腔科看舌头(舌系带),想“一剪了之”,而且还说:“‘别人家’的孩子剪了舌系带,几天就会说话了,后来说话清楚多了。”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技能,主要还是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掌握,而不是发音器官的问题。举例来说,儿童要学习英语,必须有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果“剪舌系带”孩子就能学会英语,这显然是荒谬的。

人们认为的所谓“舌系带(舌筋、舌根)”,指的是舌头下面的一条软组织系带,正常情况下舌系带附着在舌腹中线后份,如果舌系带附着前移,甚至附着于舌尖,称为舌系带短缩畸形(图1)。

实际上,舌系带的附着情况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很小,而即使是舌系带过短,也只会影响部分发音的清晰度,主要是舌尖音(发音时需要舌尖上抬),比如“d, t, n, l,z, c, s”等辅音,而绝对不会造成儿童“不说话”或者“什么话都说不清”,更不会引起儿童口吃。如果确诊舌系带过短,并且其确实影响儿童的进食和发音,可以通过简单的系带矫治术纠正,如果孩子的发音可以很快恢复,则不需要处理,而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不良的发音习惯,那么仍然需要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言语训练。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民间传说三:孩子口吃(结巴)不要紧,过几天就好了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口吃(结巴)的时候,往往是爸爸妈妈比较紧张,这时候经常听到老人很有信心地说:“孩子结巴不要紧,你小时候也这样,过几天就好啦!”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有时候是,但并不全是这样。研究资料表明,大约有10%的孩子会在3~5岁时出现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口吃现象。造成儿童口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语言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复杂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足,当他们想表达很多、很复杂的事情时,就会出现“口吃现象”,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自行消失,但是也有1%左右的孩子会持续口吃,或者断断续续存在口吃现象,甚至发展为口吃病。口吃现象与口吃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口吃现象是某些儿童语言发育的阶段性现象,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或者人们在感情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所出现的短暂语言不流畅现象,情绪平稳下来就会消失;而口吃病则是由于生理、心理及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一种语言障碍,可以持续终生。

当孩子出现口吃现象的时候,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超过3个月),家长不必紧张,更不用过多关注,即使是所谓的“耐心和善意的提醒”也不能太多,这是因为很多孩子的口吃现象与家长(特别是母亲)的“善意关注”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母亲一般比较细心,容易察觉到孩子的语言问题,担心孩子会受到同伴的歧视而过度紧张,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控制”得很好,不会被孩子发觉,实际上孩子的敏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家长的“伪装”其实根本逃不过孩子的眼睛,而孩子与母亲的心理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母亲的紧张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他(她),造成孩子更加紧张在意自己的“口吃”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妈妈可能认为自己非常注意方式,没有“责骂”或“催促”孩子,也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轻轻地提醒”,或者“耐心地安慰”,叫孩子“别着急,慢慢说”,以为这样可以帮到孩子,殊不知这种“善意关注”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造成口吃现象的加重。

那么,哪些是口吃病的危险因素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 男性罹患口吃的风险高于女性。

2.家族史 父母双方两系三代内有口吃家族史。

3.口吃初次发生的年龄 4岁以后才出现口吃现象。

4.口吃现象持续时间 口吃现象反复发作并超过3个月。

如果孩子存在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有明显的加重趋势,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寻求言语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

标签: 儿童语言 语言障碍

推荐阅读

天天通讯!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那些“民间传说”靠谱吗?

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那些“民间传说”靠谱吗?民间传说一: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金口难开”民间传...

【全球播资讯】孩子“不说话”“不理人”就一定是孤独症吗?

孩子“不说话”“不理人”就一定是孤独症吗?是否儿童无(少)语言、不(少)应人就一定是孤独症呢?对...

【世界新要闻】【急救小常识】第30期--伤口缝合后应注意那些?

“我在你们医院做的手术,现在出院了,身上的伤口还没有拆线,应该注意那些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

天天观天下!防疫究竟是防毒,还是防病?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防疫工作如何展开。本文将从人与病毒的关系为切入点,分上下两篇,讲...

环球新动态:痒起来真要命!但要分清楚到底是脚气还是足部湿疹?

痒起来真要命!但要分清楚到底是脚气还是足部湿疹?一、脚气和足部湿疹傻傻分不清楚,二、脚气和足部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