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世界焦点!新冠住院患者,肠易激综合征风险高6倍!诊断及用药需注意

  • 2023-01-18 16:00:31 来源:科普中国网

日前,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胃肠道疾病顶刊\"Gu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ost COVID-19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研究论文。


(资料图)

该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1年内,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率高6倍,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改变,通过临床常规检查,尚无法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依据患者排便异常时的主要粪便性状,分为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IBS-D)、混合型IBS(IBS-M)和未定型lBS(IBS-U)四型。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腹泻、便秘交替是不完全肠梗阻(结肠癌、憩室疾病)及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表现。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临床特点:年轻女性多见(21~40岁);可以在胃肠炎或旅行者腹泻后发病;压榨性腹痛(中央或骼窝);腹痛可以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大便习惯多变,便秘更常见;腹泻常早晨明显——不成型形,急迫性爆发性排便;进食常可诱发;大便有时似坚硬球状或带状;厌食、恶心(有时出现);腹胀,肠鸣;常感疲倦。

IBS属于功能性疾病,所以排除性诊断很重要。

对于年龄>40岁、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夜间排便、贫血、腹部包块、腹水、发热、非刻意体重减轻、结直肠癌和IBD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或高危症状,建议完善结肠镜等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予以诊断。

目前,二级医疗机构常用的IBS标准为发布于2016年的罗马Ⅳ标准,指出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最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1日/周,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1)腹痛和排便相关;(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3)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以下症状并非诊断必须,但症状越多越支持IBS的诊断:

(1)排便频率异常:每周排便<3次或每天排便>3次;(2)排便性状异常:块状便/硬便或糊状便/水样便;(3)排便费力;(4)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5)排黏液便;(6)腹胀。

另外,其他消化道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疾病、溃疡以及肿瘤)可诱发IBS,如果患者出现IBS的少见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IBS不会导致恶性病变或炎症性肠病,也不会缩短寿命。

饮食调整以及非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初始治疗的基础是简单的饮食调整****以及非药物治疗。如果特定食物或某种类型的压力引起此病,则应尽可能避免这些食物和压力。比如:有腹胀和胃肠胀气者应避免食用豆类、卷心菜以及其他难以消化的食物;避免大量摄入加有山梨醇这类人工增甜剂的食物、药物和口香糖,少量进食果糖。表现为便秘的IBS患者,规律体育运动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持正常。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

IBS是一组以腹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腹痛的主要原因为平滑肌痉挛,所以解痉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阿尔维林等可缓解腹痛症状,国际多部指南和共识意见均推荐解痉剂作为改善IBS腹痛症状的一线用药,但也有专家提出解痉剂有可能加重IBS-C的便秘症状。

另外,许多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IBS发生、发展相关,近年来许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益生菌可缓解IBS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和总体症状。

伴有腹泻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止泻药;伴有便秘患者,可服用作用温和的轻泻药、促动力药物

此外,心理认知和行为学指导也是IBS治疗中的必要环节。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住院患者

推荐阅读

世界焦点!新冠住院患者,肠易激综合征风险高6倍!诊断及用药需注意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

【天天速看料】都说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象为什么存在?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现状医院就诊人数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认真保养还是显老?可能是这种眼病

上睑下垂不仅是美观方面的问题,因此一旦出现睁眼困难、视物疲惫等症状,可及时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

“大号流感”?“小号艾滋”?新冠到底是什么?

之前有人说新冠是“大号流感”,如今又说是“小号艾滋”,那新冠到底是什么?

即时:春节硬货车厘子,囤之前要先了解这9件事!

车厘子到底是樱桃还是樱桃?车厘子能补铁和Vc吗?到底能补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健康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产业